top of page

2019关于美加留学干货 Q&A

  • 作家相片: moujin
    moujin
  • 2019年4月21日
  • 讀畢需時 10 分鐘

已更新:2022年7月13日


ree


1. 我需要和所有的家长一起焦虑吗?

需要。焦虑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是,(也正因如此)焦虑的来源应该是基于自我进步与进化的驱使,而非和他人比较。为什么呢?因为他人站立的位置与你不一样。徒然的焦虑于事无补,不但增加自己的心理成本,更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理和学习状态。


2. 孩子需要补吗?如果需要,补什么,怎么补?

孩子是一个人,并不是一个气球或轮胎。过多过度补课也许从短期看会有 分数提高,等“立竿见影”的“奇效”,却在长远意义上 作用不大、相反甚至有害。是荼毒生灵与创造力的头号杀手。为什么呢?因为填鸭式、 轰炸式教学对发育中的大脑形同毒药,影响神经内分泌,造成孩子慢性紧张、压抑甚至抑郁等精神症状。

凡是计划美加留学的学生,强化英文是必须的。强化英文必须包括适当的、循序渐进的(然而不应当仅仅停留在)SSAT, PSAT, 雅思学术,托福,SAT, ACT, GRE, GMAT上头。强化的重点是持续的泛读+精读,配合看电影、电视剧,新闻,并配合有意义的写作练习。写作练习包括小段学术或者指定题目的反复精写,也包括随意、自我意识肆虐的“乱写”。高阶段目标是练习自如的口头表达。以上“”读-看-听-写“的”进阶,应该在美加本土老师指引下,花费12-18个月准备。补的过程应该是细水长流充满精神享受的过程。


3. 高中准备美本加本申请的孩子什么时候动手准备时间上才算足够?

从不焦虑的父母意识到 孩子承受的学术和申请的双重压力 那一天开始,更从 完成全面评估分析出国留学的收益风险以及经济支出 那一天起。此过程需要越早开始越好。现实的角度,初二至初三定出基本目标方案,初三至高二脚踏实地全面发展,高二结束的暑假全面细致地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包括9-11年级优秀的成绩、基本无障碍口语交流的能力、标准化考试的模考和上场考试的实力。高二下学期拿到标准化考试考位,高二下学期五月开始至暑假结束前完成托福或雅思学术类,或/和SAT或/和ACT考试任务。高二暑假将会是一个难忘的暑假。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会第一次真实地看到很多和自己一样聪明优秀的考伴,也许孩子需要第一次在异地(比如香港、新加坡、泰国,甚至美国加拿大)参加标准化考试。


4. 标考听说逐渐不重要了?GPA听说也不重要?是吗?

错误。GPA和标考成绩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对于中国大陆生源(非美高毕业)的优秀孩子,这是我们几乎有限的亮点中的极亮点。GPA和标考成绩非常重要。GPA和标考成绩非常重要。GPA和标考成绩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GPA 涵盖初三到高二(9-11年级),初三到高二逐渐上升固然有趣,你这三年一直稳居高分更加可喜。你这三年稳妥地会考试,至少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申请官客观的摸得着的证据,这个孩子学术潜力没有水分。标考可以多次考,很多学校也接受合并分数,但是GPA很难。GPA来自于长期孜孜不倦的持之以恒,这样的稳定与优秀,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5. 美本申请者,是不是一定需要AP(大学先修)或者IB(国际文凭)课程与考试?考哪些?

官方话:“AP考试每年5月举行,目前已经在全球80个国家开设。 根据美国大学升学顾问委员会在全美范围内所作的调查,由于美国大学已经普遍把学生在AP考试中的表现作为衡量其是否能够胜任大学学习的依据,因此AP考试成绩已经成为众多大学录取考虑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通俗易懂的话:AP考试是美国高中每年5月进行的许多学术单科标考,由于AP课程超越基础高中教学大纲,因此具备“高大神”的魅力。为什么神呢?神在1)有些会增加GPA权重,所谓weighted GPA立马涨;2)很多大学可以因为AP好分数给予学生大学基础课程免修或者置换,从而赢得时间和成本,早毕业;3)有很多AP课并且5月份考出来拿5分

的学生,可以从侧面强力证明自己的学术实力;4)AP有一些炒鸡有趣的也有用的课,比如经济学、统计、艺术、音乐理论、政府。考试5分率在College Board有贴,中文AP长期5分率在60%以上,但你想一想,你拿了这个5分,与5分率在10%以下的生物、化学、物理1等学科考5分比较,是不是会有质的不同?因此规划AP学哪些考哪些很有研究。

IB文凭课程是一个更加严格但在美国加拿大稍微小众的体系。大部分提供此文凭课程的学校都是私立学校,而AP课程的强势学校常见于大的公立系统。私校对AP的覆盖十分有限,有时需要花力气去hold课程或提前与学校学术辅导工作以预定、预先批准。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任何一门AP课程的开立对于学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师资源有相应要求,也是很大的成本。由于多数私校规模所限,开立的门数自然就不如动辄几百人一个年级的大公校。后者的规模效益要高许多。AP和IB课程,或者IB文凭(要求更高,最高)在9-12年级进行,IB稍微年级偏后压力也更大,一旦获得,将成为评估孩子大学学习潜力和成功可能方程里面的重要考量因子。他们也都是诸如加州系统等非常注重学术背景本身的大学最有权重的关键加分项。


6. AP怎么学?可以自学不?

当然可以。有学科自信心的中国孩子,依靠部分在线免费学习网站和邮购参考复习书,可以考出精彩5分。我们见证过转学美高学生用亚麻网售参考书为基本,加“勘学院”免费在线课程考出8-10个5的经历。至于如何使用勘学院 使用哪些具体参考书最为有利,根据孩子基础水平定。为什么呢?书本有侧重,学生级别有差异,考生物拿5与考中文拿5不是同样难度的目标。


7. AP比IB好吗?如果好,好在哪里?

无法比。从心疼父母与学生的真挚情绪出发,会推荐避免IB。但是IB课程的综合性教育思路,我个人非常认可。中国学生,能接触到IB课的群体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城市重点高中的国际、精英、天才、牛蛙班,或者高付费国际学校。中国孩子IB多数需要上三年,股票一买,就必须迎头拿好。IB的综合性训练对学生时间管理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而IB对于申请美本(加本另说)效用性并不突出。我们推荐AP,为什么呢?因为AP的草根性和接地气,因为大学学分换算中其实AP分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个和美国信用卡公司点数使用系统之间有比较差异,有些类似)。学生在安排时间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上能掌握自主,并且学习考试都可以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效果。


8. 美高加高最后两年三年学习会哭吗?要多拼才能拼过美国加拿大的华裔孩子?

首先说,加拿大顶级综合性大学(此处指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大本部,麦吉尔和就业率一流有学校实习项目的滑铁卢四家)看省考(今年以后要变)看9-12GPA(美国看到11为主)并非虚传。加拿大升学体系虽然相对美国复杂性更低,但具体到强校优势专业及奖学金,核心考量的“全面发展”要倚靠:1成绩2文书3课外活动。它们全部都是有时间成本的。可以保证地说,加拿大高中哭的学生比美国高中8分以上学校的学生哭的比例低。美高娃哭是因为美国升学体系极端复杂多变,大家都要当哪吒(ne zha)迎头指数可以把要强的孩子逼出毛病,绝非戏言。同样智商身体素质情商以及同样24小时的情况下,大陆中国学生与加高美高孩子录取结果拼过的概率低于50%。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站的树桩子有区别。必须认可这个区别。你更不可能和美国父母都是无业低收入家里第一代大学生的非洲裔美国娃比。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和录取隐形歧视,都不要挂在心上。不哭最好,哭哭解压也没关系,一步一个脚印不会错。


9. 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有多重要?要选哪些才能令我(我家娃)脱颖而出?

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也很重要。为什么呢?最佳答案是:因为它们是很好的学术分心。分散是我们啰嗦。这是人体生理学决定的。更进一步说,尤其是大脑生理学和工作原理决定的(大脑皮层的交替兴奋)。另一层说,准备进入医学等需要体力精力行业的学生,身体素质和基底必须好。不明白的可以参考看几个写实习医生的美剧。为体育而体育、为音乐而音乐,为义工而义工、为课外活动而课外活动无疑是悲催的。你的全面发展可以在申请平台上有不同的展示角度,并不需要篮球打成姚明、高尔夫进职业选手梯队、名字登上维基百科。你只是一个孩子,你的才能和爱好,是一个过程。摘取这个过程中最闪耀的一朵两朵浪花,抛向天空。了解这个摘 和 抛的技巧与艺术,是脱颖而出的根本。很多拥有坚实“起跑线”思维的家长 寻思出钱送孩子 进 维也纳金色大厅 演奏,或者去哥伦比亚昂贵学校创收类 收费夏校,确实是煞费苦心。也许真的就此把孩子淹没在了人民币打造的芸芸众生里。想一想我家 隔壁17岁因为爱好去修车铺学习修车并且暑假赚了下学期生活费、并且拥有了蓝翔技校毕业般真才实干不会畏惧美国下一个大萧条的孩子,金色大厅就不能PK和写了。如果孩子有乐器演奏或表演技能,很多非常好的美国学校是喜欢你递送作品样本的,怎么递?选什么演奏?如何提高以至打动人心?递了的作品如何和申请文件呼应?非常有讲究。


10. 夏天如何度过?

14岁以前,夏天属于玩耍。为什么呢?14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夏季的游玩和无拘无束,是未来人生磨砺中还能保持纯真乐观的心理基础。童年夏天因为懵懂无法完成作业而被父母呵斥是很多当今的父母创伤童年印象的根。夏天,蓝天明净、海洋河流碧波荡漾。如果家庭有打算着眼准备留学,那么送孩子到美国加拿大,参加本地住宿式夏令营游学。这个游学选择,并不需要是那些有钱家庭蜂拥的所谓名高中数个大学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应该是,在合理的成本下,孩子安静地学习、认知、探索、了解一个未来自己可能会生活在此的国家,这是非常清晰的一条大致思路。住宿式夏令营抛弃了传统华人旅行社带领+小红帽满大街+东岸西岸+奔驰式团队游的思路,是一个窗明几净童年夏日的记忆。和本地学生或寄宿家庭近距离接触,能够从根本上实现 走近加拿大/美国,接触风土人情的初衷。此事必须以静 稳为基础,不是闹和多。

14岁以后,夏季游学需要定制有竞争性录取的项目。一般自头年秋冬开始制定计划,根据学生特长实力实施申请。竞争性录取的大学夏校会对学术能力提出相当高的挑战,然而并非不可达成。为什么要竞争性夏校呢?因为你提前参与PK秀出实力,可以增加打动招生官的这朵浪花的大小与明亮度。隔壁那种四千到九千美金两周的可以吗?可以的。有钱任性都可以的。竞争性录取夏校以GPA文书和学生特长为考量,是大学申请的预演。进入这样的夏校你会遇到一大波励志人生的夏校友,彻底刷新自己对于勤奋、牛、好奇心、谦卑等才华美德的认知。而积极和授课教授互动沟通提问等行动和态度,有利于争取推荐信。


11. 请评论推荐信。

推荐信在美本录取过程中举足轻重。核心:早、准、精。早、准、精。早、准、精。早、准、精。四遍。为什么是这三个字?早:想好哪个老师、实习的项目领导、教练最了解你、从心底喜欢你、最可能写出你的精华特质,从高一开始就要告诉他/她;准:准确传达你的特质,包括天生才华、后天积累的特质、人性美好闪光点、品德、客观成绩、优势、与众不同,不可以撒谎,要传神并真挚,要相信真挚的力量;精:不要啰嗦、重三巴四。加本基本不需要另行提交推荐信,但是需要推荐人名字。从推荐人同意与起草推荐信,到最后英文版完稿、上传需要至少6-9个月,期间很大可能要多次中英对译回译、修订、返回推荐人阅读、同意、最后签字发送。中国学生与家长明显在此项花费时间精力不足,显出劣势。


12. 起跑线在哪里?

我们建议抛弃起跑线概念。为什么呢?起跑线概念溯源,搜索结果如下:

是谁提出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中国式教育的著名口号,被不断引用又备受争议。时隔多年后,在任教育部副部长时曾经说过此话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穿过重重误区,重申自己的本意:这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而是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

正本清源,已经非常困难。社会、学校、孩子们和家长们现在到处拉线,线已经被拉得很乱并且有橡皮筋的意思。上海小升初群为例,哆哆嗦嗦打开过一个,如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893264


你们信起跑线理论的家长,看了会不会血压血糖双高?有没有可能健康受损?


必须受损啊!


人生如此绚烂又短暂,为什么要去找一根其实并不存在、长期被误解、变成了杀人武器的线。美加大学申请,其实没有线,GPA推荐信课外活动标考都统统重要,但即使某一方面弱一点,你的线还在自己手中,优势补充,灵活稳妥推进,持之以恒、不愠不火 才是核心竞争力。所谓的线,不过是心有畏惧的梦中人自己拽自己那根木偶绳子罢了。如果你感觉自己还是在想线 看线 找线,拖着线去套自己的娃,希望你能加我们的微信,展开一个新思路。

后续我们会推出系列问与答干货。订阅北美新起点,让空气流通。

转载注明出处。


新起点的智慧来自 多位 多年 久居北美,拥有中国和北美名校高等学历、专业互补的留学移民专家群。我们的团队包括了拥有医学、计算机、艺术、表演、社会学、教育学、法学、会计学、中文、英语文学、营养、流行病学在内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是中加美专业人士组成的家长互助工作组。

 
 
 

留言


Commencement Consulting © 2023

bottom of page